内容提要:每逢节日,大项目的施工现场不仅丝毫不能松懈,还要加码提级,从严监管。这就意味着,项目作业人员要坚守岗位,扛起使命与担当。
2021网络中国节.中秋
天津北方网讯:每逢节日,大项目的施工现场不仅丝毫不能松懈,还要加码提级,从严监管。这就意味着,项目作业人员要坚守岗位,扛起使命与担当。
这个中秋假期,在渤海油田海上钻井平台,近300名海油人向海而行,昼夜奋战,为了国家能源供应,为了海上油气生产安全平稳,为了项目节点按期推进,为了渤海油田增储上产……
由于海上施工的特殊性,加之疫情防控要求,昨天,记者与海上钻井平台连线,对相关人员进行了电话采访。
沈留兵作为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工程建设中心渤南区域项目经理,他深知眼下正是关键时刻,松不得一点儿劲儿。“中秋假期,我们负责的垦利16—1油田开发项目要实施海底管道铺设施工。海底管线是海洋油气生产系统的‘生命线’,也是项目投产的关键一环,作业难度大,对焊接工艺和装备能力要求都极高。”沈留兵告诉记者,假期前两天,受降雨影响,海上风力较大,待风力减小,他们将加紧施工,保障工期进度。
记者了解到,垦利16—1项目是渤海油田首个企地混合所有制改革项目,同时也是渤海油田“新优快”(即新一轮提升钻完井速度)试点项目,早在今年3月就提前57天完成导管架的海上安装,预计今年12月投产,到2022年可生产原油40万吨。
同样在冲刺的还有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工程技术作业中心钻井项目的成员们。耿立军就是其中之一,“去年中秋,我就在海上钻井平台,今年不同的是,项目临近收官,目前已经完成4口井、21934米的总进尺,跨越了薄弱层、中生界、太古界等很多‘大山’。”让耿立军自豪的是,他们实现项目连续作业533天“零事故”,夯实了渤中13—2油气田储量规模,也为渤中13—2区块整体开发吃下了“定心丸”。
今年中秋,驻扎在海上平台的海油人,有干了20多年的老师傅,有从业五六年的青年工程师,也有刚入职的新秀。他们默默付出,谱写着一曲曲奉献之歌,用最质朴的方式,守护海上能源动脉。(津云新闻编辑付勇钧)